当前用户:【访客    身份:【来宾】  【登录】  网站首页     

增强职业教育课程适应性的内涵特征、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



增强职业教育课程适应性的内涵特征、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

鸥,曾庆琪

文章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年第20期。花鸥,曾庆琪.增强职业教育课程适应性的内涵特征、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20):58-64.

作者简介:花鸥(1982—),男,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课程管理;曾庆琪(1964—),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党委书记,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

摘要:职业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类型特性逐渐凸显,增强适应性成为现阶段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主要内容,它是衡量职业教育重要的质量标准,也是解决职业教育自身结构层次矛盾的主要突破口。课程作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表征,它的适应性发展更是职业教育内涵发展建设中的关键内容。深入理解并把握职业教育课程适应性的实质内涵和理论逻辑,从价值观、知识观、教学观、质量观等层面寻求职业教育课程的适应性构建,对现代职业教育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乃至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关键词:适应性;职业教育课程;内涵特征;理论逻辑;实践路径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做出整体谋划布局,提出“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为更好落实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办国办下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将“切实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列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202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更是将“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要求,提升到法律高度。显然,“增强适应性”已然成为衡量职业教育最大的质量标准,内涵建设的主要内容。课程作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表征,其参与变革更是职业教育内涵发展建设中关键内容的关键问题。在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深入理解并把握职业教育课程适应性的实质内涵和理论逻辑,推进职业教育课程范式变革,对技术技能人才高质量培养,乃至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一、职业教育课程的适应性问题

增强适应性是职业教育提质增效,推进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构建现代高素质技能型社会的新背景下,职业教育课程适应性有何内涵,特征如何,以及如何增强适应性,都是当下职业教育课程研究亟待系统解答的重要问题。

(一)何为职业教育课程的适应性

1.适应性的内涵

“适应性”本是生态学术语,主要是指生物为更高效保存其生存与发展,而天然所具有的遗传生物特性,包括普遍适应性与相对适应性两种形式。普遍适应性是由于生物本身生理基因所决定,生物只有适应了环境才能续存,否则就被淘汰,这就是适应的普遍性。相对适应性是在生物遗传稳定性与所处环境相互作用下,某一物种为保存自身生存及潜能,所表现出的一系列反应。无论是普遍适应性还是相对适应性,都是一种自发的系统化过程,生物也可能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优化和提升自身某种行为标准。随着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现实需要,“适应性”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相继衍生出“学习适应性”“专业适应性”“社会适应性”“职业适应性”“岗位适应性”等概念,极大丰富和深化了人们对适应性的认识和理解。何为职业教育课程的适应性?它的实质内涵和基本特征又如何?这些问题首先基于我们对课程本质内涵的理解和认识。

2.课程及职业教育课程的适应性

近代以来,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所使用的“课程”(Curriculum),指的是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实际上就是指具体教学科目。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课程被定义为“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以及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随着学校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人们赋予课程更丰富的内涵,由此出现了对课程的诸多理解和认识。如果说以上定义是从学校知识的角度来界定课程的话,那么19世纪20年代美国教育家杜威则从学习者的角度来定义课程,他提出学校的课程除了游戏之外,还应有主动的作业,比如,户外短途旅行、园艺、烹饪、缝纫……书写等具有社会目的的主动作业。20 世纪 60 年代,不少学者把课程研究从理论投向了实践,倾向于将课程放在特定的情境中去理解。20世纪末,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课程论研究更具多元化,人们对传统课程进行反思和解构,最具代表性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课程本身必须是系统创新”观点,认为课程应该是为谋求实现近世和后世人的社会福祉和个人发展的同时,对教育和学习的目的、质量及其相关性所提出的动态性的变革性表达,这种动态性的变革性表达即是我们所要阐述的课程适应性。

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语境下,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标准和规格所包含的内在性隐喻,客观上引致了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以及课程实施与评价等组织生态发展的变化,从而衍生出对职业教育课程适应性建设的要求(图1)。具体而言,在内部,职业教育课程要充分尊重技术发展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通过整合和重组,使教学实践适应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在外部,通过协同和调整,精准对接职业岗位和工作任务,满足行业企业以及社会对课程的价值期待,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由前述可知,职业教育课程的适应性问题,就是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不断满足现实工作岗位和职业发展的需要,并按照课程自身恰当的逻辑保障主动调整、内外协同、现实超越的运行机制问题,亦是一种平衡、整合、协调的发展过程,具有主体动态适应性、内容融合性和开放协同性的表征。

1035336@2307_561776466,

(二)职业教育课程适应性的基本特征

1.客观实践性与积极能动性是适应性在职业教育课程价值目标上的表现

一是适应的客观实践性。职业教育课程基于应用情境下,围绕学习者技能习得和核心素养养成,建立跨学科的联系体系,以能够及时反映日益复杂的职业岗位任务变化和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所以,适应性应该最大程度上关照职业教育课程实践变革要求,既要突出职业教育课程类型教育特征的一般性意义,也要体现职业教育不断实践和意义的延展,这样的主体价值认识才能为职业教育课程适应性提供逻辑上的支持。二是适应的积极能动性。课程是教育改革最核心的问题,它的生命力和内在魅力在于不断动态平衡与调整,这种适应具有客观实践性和积极能动性,且必须引发积极的情境变化,而不是简单的适应、机械的服从。基于对课程概念的新认识,职业教育课程指向亦本能有内外环境的适应、与他组织的动态平衡和系统之间的协同整合的功能和属性,即主动回应教育现代化、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技术更新等诸类诉求。

2.跨界融合与高相关性是适应性在职业教育课程内容选择的表现

一是适应的跨界融合。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最显著的特征,是在新知识生产模式下,知识体系和工作体系的边界越发模糊,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含量显著提高,呈现出复杂化、精细化的趋势,对劳动者的技术要求和职业素养也越来越高,简单的技术知识的习得或者单纯的理论传授都不能满足现代职业、岗位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在这样现实情况下,就要寻求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融合的最佳平衡点,如果仍然只热衷于学术知识的二次应用,其发展趋势必然是走向“一种单纯追求提高生产力的模式必然走向死胡同”,成为“一个单向度的人”,这亦是课程要求融合的原因之一。

二是适应的高相关性。课程作为职教系统的融合性核心,它与系统内的大多数要素有着直接联系,课程作为职业教育系统的核心要素,其变化必然会促成职业教育系统的变革,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习、课程教学和实施评价的变革,以及所带来的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和环境,以及教师人员等的优化配置。可以说,职业课程是系统内各要素各系统关系的集合体现,既是一种办学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既体现出新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趋势,也彰显了高质量发展态势的现实需要。通过知识和技术的融合,有效缓解了职业教育过分专业化的弊端,解决了现代职业人进行复杂性社会互动的问题;通过系统的变革,引导系统内部要素的变革,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以解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社会企业实际需求之间质量和结构错位等问题。

3.最优化与协同开放是适应性在课程组织实施上的表现

一是适应的最优化。系统论的核心要务就是要从本质上研究组成要素的结构、行为、功能和动态,使系统整体达到最优化。课程作为教育和学习系统中关键成本,教学质量和学习质量的高低,取决于职业课程与内外系统要素之间的适应关系,以及与之形成的生态组织形态,并保持两者之间的生态可持续性,它不仅包括课程与教师、学生、企业与组织机构等要素的最优配置,也包括课程变动带来的教学条件、教学方式、学习环境以及人员配置的最优组合。

二是适应的协同开放性。课程组织实施的协同开放性就是思考如何保持复杂情景的相关性,如何实现系统内外的真正融通。具体而言:在课程开发中,通过了解分析工作岗位内容和行动能力要求,梳理与岗位要求相关的内容用于课程标准的开发,确保课程标准与岗位要求相一致;在课程教学上,教学过程与生产课堂化的协同,把生产过程融入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更具真实性,把生产标准引进教学标准,使学习生产过程更加真实亲近;在课程评价上,积极推进和运用“双证书”制度,将课程考试考核考评与职业技能鉴定并行,按照科技发展水平、职业资格标准要求反向评价课程结构和内容,使职业教育课程更加实战化。除此之外,开放性作为协同的必要条件,它要求课程保持了与外界系统的信息沟通,不仅对情境变化做出反应,而且通过与外界信息交换,在更大的世界范围内,实现职业教育课程项目的合作和交流,成为具有未来指向的国际课程。

二、职业教育课程适应性的理论逻辑

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系统中的“软件”,是最重要、最繁难的教育问题之一,是现代职业教育张力的重要表现形式。它与社会内外环境变化有着深刻的动态平衡,时刻体现着社会变革的时代性和实践性,以及学习者综合素质养成的需求。只有对课程概念不断进行时代性解构,从复杂多变的职业课程内涵认识中,明晰职业教育课程适应性的理论逻辑,才能够构建富有适应性的职业教育课程。

(一)价值观层面:主动调适的价值取向是职业教育课程适应性变革的应然起点

课程的价值取向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设计的重要现实逻辑起点和不可回避的问题,是职业教育课程概念重置的基础。职业教育及课程只有在实践中被人们认识到,并恰当地内化为职业教育改革的要求,课程内容、方法、组织形式才能实现,这是职业教育课程可以存在与发展的首要理由。从历史进程来看,职业教育课程实践不能脱离社会实际。改革开放初期,在介绍和引进国外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基础上,国内职业教育课程进行本土化的探索,其动力来源于满足于经济建设所需要的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人才培养周期较长,教育往往落后于社会各系统的发展,课程是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并反映了教育开展的过程,其自身也有一个不断合法化和理论化的过程。因此,对于职业教育课程的建设,必须基于社会发展的已有水平,又必须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预期性。只有不断契合新时代高速经济发展带来技术的变革和个人素养的提高,才能真正充当起主动适应的角色。

(二)知识观层面:科学知识与技术知识相融是职业教育课程内容适应的客体指向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涉及不同岗位工作任务的结构模式、职业能力理论与描述技术等诸多复杂问题。课程概念的重置对于职业教育课程来说,不是讨论学科课程存在必要与否,而是更加注重现实复杂工作任务的完成,如何有效解决知识学习与技术能力习得的矛盾。技术作为现代职业教育的核心构成要素,渗透在教育目的的确定、课程知识的选择与组织、教学活动的实施以及教学成效的评价等各个环节,通过不同科目和综合课程形式而转化为学习者的知识积累和其他素养的提升。职业教育要重视技术教育,但不是纯粹的职业技能教学培训,不是单纯的职业知识的应用,职业教育课程真正可贵的生命力是如何激发职业教育课程对教学目标和学习表现之间的差距潜力,让学习者消除在科学知识学习上的迷茫和无助,为学习者在学习、转岗等后继发展过程中提供帮助,并且能够合理利用闲暇时间去发展自己,这才是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真正价值的存在。

(三)教学观层面:工作真实情境创设是职业教育课程教学适应性的实质问题

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要依靠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达成,且最终要落实到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场域,通过教学让学生获得某些职业能力和岗位技能,能够获得一份满意的工作,以实现个体的职业化和社会化最佳能动选择。此时课程教学过程是预期不断达成的过程,它为课程的实施和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实质性保障,因此,教学观则决定了职业教育课程的实施效果和目标达成。一方面,结合教师专长特色,通过对教师能力和态度的激发,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核心素养和职业技能为主线,聚焦课程教学中的真实问题,根据企业岗位工作任务和真实工艺步骤序化课程教学内容,据此成为具有某种特色和形式的教学实施模式。另一方面,加强课堂教学效果上的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依赖于教学的实体化,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企业间深度合作,通过场景的融合,灵活选择跨界合作对象、合作类型和合作方式,将育人主体、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等课程改革要素,进行系统重组与深度融合,让学习者在真实场景中深刻认知缄默知识,并熟练运用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

(四)学习观层面:高度参与的行为学习是职业教育课程学习适应性的重要特征

传统的学习观是学习者在教师和教学程序的主导下,按照小步子和程序化要求,将教师所教授的知识运用到工作岗位中,并使之熟练化的学习过程。适应性学习观更加重视因职业需求及工作岗位变化给学习者带来知识、技能与态度上的需求,且要充分考虑到与学习者所用课程内容的选编、学习环境的创设、教学策略的运用以及学习成果的评价等。具体而言,在学习内容上,以工作过程中具体的问题解决和重难点操作为主的课程学习内容,作为课程的主要学习成分;在学习组织上,按照职业教育层次的不同,有意识地安排以“灵巧”为主要特征的策略性知识和以“熟练”为主要特征的程序性知识的学习,通过两者的学习达到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的统一,以此实现学习者在真实工作情境中知识和技能的迁移和应用;在学习过程中,结合课程内容创设应用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迁移动机,并以此学会运用某一职业所特有的语境表达体系提出问题,建构解决问题的逻辑体系;在学习反馈评价上,学生不仅是学习主体,同样也是学习评价反馈主体,承认其作为有价值的课程实施评价者的身份地位,不断提高其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其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以及准确的判断力和责任感。

(五)质量观层面:整体化适切是职业教育课程质量适应性的关键核心

职业教育课程的质量观就是人们对职业教育课程质量的认识,包括对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功能、价值等看法,以及对职业教育课程满足需要的判断,它规范着教育教学行为,连接着教学主体对教学质量的保证和学习者规格的统一,对课程起着统领性作用。换而言之,职业教育课程质量观本身就是对职业教育目的的适切性,是一种过程性的内容,它关注到地区社会发展需求和学校实际情况差异性,鼓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主定位、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以保障教育质量。适切性的质量观基于职业技术人才培养需要,包括外部适切性和内部适切性。内部适应性以职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职业教育课程如何适应专业标准、岗位标准和职业标准的调整,以求教学主体、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相适应;外部适应性就是职业课程目标指向是否与技术发展相一致,与学生发展相一致,与社会发展相一致,是否体现出职业目标在面对职业教育提质增效发展要求的调整变化。

三、职业教育课程的适应性建设

通过对职业教育课程适应性内涵和理论逻辑的分析,增强职业教育课程适应性应以工作任务完成和实践应用问题解决为突破口,将职业综合素质、行动能力的获得和培养置于真实的工作场景和复杂的社会系统互动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职业教育课程适应性构建(图2)。

1035337@2307_91722091,

(一)切合发展性,回应高质量需求,解决为什么的问题

职业教育在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战略地位重要作用日益突出。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9次提到课程,强调课程在“完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教育教学相关标准”“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并就课程的建设、标准、衔接、规范提出具体要求。因此,增强职业教育课程适应性首先应该是切合发展性需求,紧贴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主动回应为什么要增强适应性的问题。一方面,增强适应性的目的是不断满足现代产业的需要,课程作为衔接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重要媒介,可以促进产业基础的高级化、复杂化,以及产业链现代化的内生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清楚认识到在整个教育价值体系中,“人的生成与完善”的价值取向具有核心地位,探讨课程的适应还应回归职业教育价值初衷和育人的本源,通过职业教育课程的实施让学生能够获得满意合适的职业,且在不同岗位拥有可以自由切换的职业本领,最大程度关照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

(二)提升认识深度,回归职业教育本质,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最大不同,就是更关注职业与技术的教育,重视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改造和传承,而不是理论知识的简单传授。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设计必然指向现代职业发展需求、现代科技的发展以及人的需求的实现,对此分析实现职业教育课程功能应体现为三个方面的适应:一是适应职业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解决社会、行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职业需求是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目标的立足点和基础;二是适应技术创新发展的需要,要能适应职业能力、岗位需求和职业发展,并通过课程学习积累沉淀技术创新改革成果,它是课程及教学设计开放的目标和方向;三是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在终身教育时代职业教育要满足学习者在社会变革中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它是职业教育课程实践和评价的主要参考标志。总而言之,职业教育课程适应性就是通过职普双方友好协商,产教校企协同合作,建立学习成果互认机制,实现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以点带面分阶段推进融通,实现国家教学标准、职业标准与人才培养方案相统一,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三)围绕知识生产变化,提升知识融合度,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必然指向。现代职业人不仅要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技术能力,更需要与时代工作要求相匹配的职业能力和素养,比如,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批判性思维与相应的职业伦理道德。因此,在新知识生产模式下,学习者核心素养的培养所基于课程内容,应真实反映工作世界的需要,在最大限度满足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职业知识、岗位知识、技术技能获得需要的同时,我们应如何考虑知识技能的内部衔接、转化和实践。除此之外,还要重视课程实践在工作世界和知识世界的连接作用,通过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为一体的实训基地教学,及时同步更新并完善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将新技术、新规范、新工艺纳入其中,推进资历框架建设,探索实现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积极促进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的贯通和转化。总之,职业教育课程内容适应性就是如何进行知识的融合,通过分析行业企业岗位要求和标准对于人才的核心素质,将要求和标准转化为专业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通过课程学习使学习者所掌握的态度、知识与技能能够满足实际行业企业职业变化发展的需要。

(四)聚焦核心素养,深化校企协同,解决如何教的问题

实现职业教育课程内容顺利转化,并内化成学生综合素养,最重要就是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特色,针对学习者个体差异和需求的多样性,根据跨学科学习和核心素养的需要,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生态系统,据此来组织安排课程和教学内容,以达到最优教学效果。首先,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和养成。通过典型职业任务情境的转化,设计合理适宜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通过团队跨界重组、专业能力重构,促进“双师型”教师与不同层级、不同类别、不同专业教师、教学团队以及行业企业建立深层次合作,提升课程组织实施的关键能力,有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其次,强化学习者自身认识构建。职业能力不是靠教师主体教学构建起来的,而是学习者在工作情境中对问题处理解决和事后反思活动中逐渐构建起来的。换而言之,只有在真实教学工作情境中通过跨学科学习和批判反思,才能一步步实现自我构建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再次,及时修订教材标准,创新变革教学载体,开发诸如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等灵活多样、使用方便的教材。同时,根据时代发展趋势,开发信息化资源,运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区块链等多种方式和技术呈现教材内容,不断加强数字化的学习资源与内容建设,给学生以“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增强教学真实性和有效性。

(五)着眼质量评价,加大参与力度,解决如何保障好的问题

课程评价是保障课程建设与实施质量的重要手段,对课程高质量起着激励、监督以及调控的作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职业学校要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充分发展,重视对学生学习潜能的评价,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和激励性功能,为“人人出彩”的职业教育创造有利的支撑环境。基于此认识,我们认为增强职业教育课程评价发展适应性,一是要深刻理解职业教育改革的现实情况及未来发展走向,深度分析各学习者的发展情况,建立完善的全过程纵向评价;二是积极引入第三方的考核评价,分析行业、企业人才标准要求,设计和开发具体的专业课程评价体系,确保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三是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改革评价分析工具,精准分析判断评价结果,加强评价监测结果的解释力和结果运用,形成质量监测闭环,保证及时反馈课程建设和实施。

作为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核心、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质量的职业教育课程对职业院校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增强职业教育课程适应性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要要求,同样是课程本身所具有系统创新特性所决定的。在适应性背景下,职业教育课程以现代产业发展需求为基础,以跨界融合为主导,打破了传统被动课程变革,凸显类型的适应性,主动推动课程生态适切性发展,不断进行职业课程的解构、重构和建构,适应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在支撑社会经济高质量的同时,也大大促进了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10]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教学与教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6):17,12.

[2]谢良才,和震.论我国职业教育课程的研究取向[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98-105.

[3]徐瑶瑶.适应性治理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9:9-11.

[4]姜椿芳.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8):207.

[5]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213.

[6]冯翠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向未来的课程、素养及其实现的“三部曲”[J].全球教育展望,2021,50(4):3-15.

[7]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178.

[8][18]李洪渠,石俊华,陶济东.协调共生: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的认知维度与价值指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13):29-30.

[9]杨明全.课程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2010(9):90-95.

[11]孙长远,陈鹏.动力·困厄·出路:职业教育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整合的三维分析[J].现代教育论丛,2015(6):36-41.

[12]姜大源.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序化的教育学解[J].教育研究,2005(8):53-57



附件列表:
地址:山东省淄博新区联通路西首         邮编:255314
Copyright©2011 淄博职业学院-信息化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后台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