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用户:【访客    身份:【来宾】  【登录】  网站首页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要素框架、掣肘问题与改进策略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要素框架、掣肘问题与改进策略

安培 李亚昕

文章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23年第4期。安培,李亚昕.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要素框架、掣肘问题与改进策略[J/OL].职业技术教育:1-7[2023-04-28].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2.1019.G4.20230426.1045.002.html

作者简介:安培(1990-  ),女,中共天津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研究员,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李亚昕(1982-  ),男,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新时代中国职业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治理。

摘要:基于“谁适应—适应什么—如何适应”分析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要素框架发现,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蕴含“适应主体”“适应客体”“适应原则与路径”三个基本要素。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适应主体是一体化的院校职业教育体系和政府、行业企业等主体,适应客体主要是“国家”和“人”的发展需求。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应遵循“调控适应”“协调适应”与“自主适应”相结合、“科学适应”“精准适应”与“高效适应”相统一、“物质适应”“思想适应”与“人的适应”相协调的原则。现阶段,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主要面临适应主体“共同体”意识不足、办学全过程适应性科学精准高效欠缺、办学全要素适应性滞后等掣肘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治理共同体”保障适应性、“产教融合”增进精准适应性、“智改数转”赋能适应性、“适应性思想”引领适应性、“教师适应性”激活整体适应性等改进策略。

关键词:职业教育;适应性;产教关系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首次提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2021年4月,全国职教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作出重要指示,再次强调“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重要性。2022年5月新修订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一章总则第三条规定“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至此,“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被提升至法律层面,成为职业教育办学实践的法定遵循。“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是中国共产党百年领导职业教育实践探索的规律总结,也是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理论创新的核心“亮点”。本研究分析并拆解“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要素框架,细化对“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认知,了解“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现实掣肘问题,为切实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促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一、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要素框架:基于“谁适应—适应什么—如何适应”的分析

分析并拆解“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要素框架,发现“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蕴含“谁适应”“适应什么”“如何适应”三个基本构成要素,而这三个基本构成要素也是切实“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必须要回答好的三个基本问题。

(一)“谁适应”:一体化的院校职业教育体系以及政府、行业企业等作为适应主体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适应主体是谁?也即“谁适应”的问题是研究“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基本问题。顾名思义,“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适应主体是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类型教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其建构目标,一体化院校职业教育体系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一体化的院校职业教育体系包括职业中等教育和职业高等教育,其中职业高等教育又包含了专科和本科层次。职业中等教育主要由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院校等中等职业学校实施,专科层次职业高等教育主要由高职(专科)院校实施,本科层次职业高等教育主要由本科层次职业技术大学实施。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要求增强作为一体化的院校职业教育体系的适应性,具体到实践层面就是增强各级各类职业院校的组织适应性。因此,“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适应主体是一体化的院校职业教育体系,具体来说“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实施主体主要是各级各类职业院校组织机构。另外,政府作为职业教育的行政管理主体,行业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指导组织,企业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办学主体,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不可或缺的保障主体。

(二)“适应什么”: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职业教育的需求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适应客体要素包括什么?也即“适应什么”的问题,是研究“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必须要回答好的问题,“适应什么”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指明了发展方向与努力目标。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与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服务人民群众高质量职业教育需求过程中获取自身存在的合理性。因此,高质量一体化的院校职业教育体系以及各级各类职业院校要增强对“国家”和“人”两个主要因素的适应性。

一是增强对“国家”的适应性,即增强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其发展趋势的适应性。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职业教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职业教育服务“国之大者”,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瞄准国家战略需求,瞄准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产业发展新趋势、企业发展新趋势、技术发展新趋势、职业发展新趋势,主动服务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科技自立自强,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服务企业创新发展,服务新职业需求和职业新需求,在优化职业教育与国家经济社会关系中,彰显自身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

二是增强对“人”的适应性,也即增强对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职业教育需求的适应性。新时代高质量现代职业教是人民群众实现美好生活的有效途径,新时代人民群众渴望接受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渴望通过接受高质量的现代职业教育以实现高质量就业创业,渴望通过高质量的现代职业教育实现多样化的人生价值,从而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这就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奋斗目标。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职业教育获得感为出发点,建构一体化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职业本科教育,供给优质的职业教育,为职业教育“人”高质量升学、就业创业,实现美好生活夯定坚实基础。

(三)“如何适应”: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原则、路径

“如何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也即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原则、路径问题,是研究“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必须要厘清的问题。从适应主体的角度看,“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应遵循“调控适应”“协调适应”与“自主适应”相结合的原则,走多主体协同的适应路径;从适应标准的角度看,应遵循“科学适应”“精准适应”与“高效适应”相统一的原则,走高质量适应路径;从增强适应性的内容来看,应遵循“物质适应”“思想适应”“人的适应”相协调的原则,走全面适应路径。

一是遵循“调控适应”“协调适应”“自主适应”相结合的原则,走多主体协同适应路径。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不仅仅是各级各类职业院校的责任,还需要发挥政府的“调控适应”职能。政府是职业教育的行政管理主体,具有统筹、规划、供给、管理、评价、监督职业教育的职能,对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负有“调控适应”职能。政府应充分发挥立法、规划、管理、评价、监督等职能,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提供立法保障、规划指导、资源支持、管理评价、监督保障;行业组织是职业教育的重要指导组织,企业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参与组织,行业企业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协调适应”主体,对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负有“协调适应”职能。行业组织制定行业标准,开展行业培训,聚集大量行业专家,拥有大量的行业前沿信息,可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提供专业指导服务。企业是用人主体,具有资本、技术、知识、设施、设备、场地和管理等优势资源,可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提供资源供给,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的“协调适应”职能,加强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的合作,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提供协调保障;各级各类职业院校组织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自主适应”主体,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应不断优化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办学评价的全要素全过程适应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质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遵循政府“调控适应”、行业企业“协调适应”、各级各类职业院校“自主适应”相结合的原则,走多主体协同适应路径,通过职业教育多元利益主体合作共同促进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

二是遵循“科学适应”“精准适应”与“高效适应”相统一的原则,走高质量适应路径。“科学适应”“精准适应”“高效适应”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标准,是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增强适应性的行动准则。“科学适应”是切实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前提。“科学适应”要求各级各类职业院校秉承科学理念,树立科学思维,运用科学理论与大数据信息,采取科学技术方法开展院校规划与教育决策,而不是盲目决定、跟风发展、随意发展。“精准适应”是切实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准则。“精准”是与“粗略”“大概”“大致”相对应的概念,精准要求精细化、准确性。各级各类职业院校“精准适应”就是要秉承精准发展理念,精准瞄定职业、企业、产业等服务对象需求,精准设定人才培养方案,精准设置专业、课程,精准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精准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精准服务学生高质量就业,提高各级各类职业院校的“精准适应”能力和水平。“高效适应”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结果追求与目标导向。“高效”与“低效”“无效”相对应,“高效适应”要求各级各类职业院校高效能、高质量适应“国家”与“人”的发展需求,树立高质量发展理念,以高质量标准严格要求从招生到就业各办学环节,高质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职业教育的需求,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三是遵循“物质适应”“思想适应”“人的适应”相协调的原则,走全面适应路径。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需要增强职业院校办学全要素适应性,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办学要素包括物质要素、思想要素以及人的要素,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就要增强“物质适应性”“思想适应性”“人的适应性”。“物质适应性”是基础适应性,“物质适应”即增强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基础设施适应性,推进职业院校校园生态“智改数转”,实现数字化智慧化升级改造。“思想适应”是理念层面的适应性。2022年新修订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将“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写入第一章总则,“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成为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办学实践的法定遵循与基本办学指导思想。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增强办学思想适应性,将增强适应性写入学校章程,以适应性思想引领招生、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学实施、就业创业全过程,做到趋势适应与现实适应齐头并进。“人的适应”是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增强适应性的核心要素。增强“人的适应性”也即增强职业院校各级领导、理论课教师、实训教师、“双师型”教师以及教学团队的适应性。职业院校各级领导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领导力量,各级领导以“增强适应性”为原则,以切实“增强适应性”指导教育教学工作,提高职业院校增强适应性的领导力。理论课教师、实训教师、“双师型”教师以及教学团队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中坚力量,增强理论课教师、实训教师、“双师型”教师以及教学创新团队的适应性,以师资适应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适应性,提高对新产业、新技术、新职业的适应性。“物质适应”“思想适应”“人的适应”相互协调、相互补充,共同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

二、新时代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掣肘问题

(一)适应主体的“共同体”意识不足,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主体合力欠缺

职业教育是一种“跨界”教育类型,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是“跨界适应性”。增强职业教育“跨界适应性”需要产业界与教育界通力合作,需要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的精准配合,以达到适应性最佳效果。因此,建构包括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在内的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治理共同体”,形成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主体合力”成为必然要求。现阶段,政府作为职业教育的行政管理主体,在统筹、规划、指导、管理、评价、监督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方面仍有发力空间。政府具有制定政策的立法优势、数据信息集成优势以及管理、评价、监督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权限,但在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专项政策”发布、产业企业职业需求数据信息发布、专项监督评价职业教育适应性方面仍需加大力度。行业作为职业教育的指导主体,在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提供人才需求信息、专业咨询指导等服务职能发挥不充分,深度参与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主观能动性有待提升。企业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办学主体,对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开发、实习实训等关键环节存在参与意愿不高、深度不够等情况,在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有待强化。职业院校作为人才培养主体,囿于历史原因,发展基础薄弱,办学定位不清晰,主动寻求适应新职业、新技术、新产业需求的意识和能力较弱,职业教育自身发展内卷严重,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能力不足。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不可或缺、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但因认知偏差、利益追求、社会环境等各种原因,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主体合力欠缺,亟需建构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治理共同体”,促进各相关利益主体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不断“同向奔赴”“相向加力”。

(二)专业、课程、教学、产教融合的科学精准适应性有待提高,职业教育办学全过程适应性质量有待提升

专业是连接职业院校与产业的杠杆,课程是专业内容的载体,教学是专业内容传授的形式,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实施都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增强专业、课程、教学的科学精准高效适应性格外重要。现阶段,一些职业院校存在盲目追求设置热门专业问题,表面上增强适应性,但因专业基础薄弱、专业底蕴不足,导致专业建设“新包装—旧内容”的现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程序封闭,专业建设内涵式适应性不足。部分职业院校的部分专业课程仍遵循“学科体系”“理论知识”的逻辑,课程开发未体现“工作本位”“职业本位”理念,课程内容相对新产业、新技术、新职业的新标准滞后。虽然国内关于“CBE课程”“DACUM课程”“项目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等课程开发模式研究较多,但具体实践中,课程实施效果参差不齐,职业教育课程科学精准适应性有待提升。教学是学生获取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主要形式,一些学校囿于实训场地以及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限制,对实践教学过程进行弱处理,教学过程缺乏职业情境性,实践性教学学时不足,实践教学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亟待加强,教学对新产业、新技术、新职业的科学精准高效推进作用有待强化。

另外,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应关注职业教育的服务对象——产业系统,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过程就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过程。长期以来,产教融于表面,融而不和,处于浅层次、自发式、松散型、低水平状态,实质性深度合作少,产教融合效益不高,以产教融合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契机与意愿、形式与内容、成效与评估仍有待探索,职业教育办学全过程适应性有待提升。

(三)物质适应、思想适应、人的适应相对滞后,职业教育办学全要素适应性有待增强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需要增强各级各类职业院校的物质、思想、人等办学全要素的适应性。物质适应性是基础适应性,在智能化、数字化大背景下,职业教育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逻辑起点在于职业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新时代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牵引力量。但实践中,因经费投入不足导致职业院校基础设施落后,虚拟仿真实训空间建设不足,数字教育资源供给有限,智慧校园建设有待加强,办学条件不完善,物质适应性滞后。很多职业院校仍未树立科学精准高效的适应性办学思想,对精准适应新产业、新技术、新职业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的重要性认知不足,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确立过程中存在“形式适应”“被动适应”“消极适应”“粗略适应”“机械适应”“孤立适应”“阶段适应”等问题,科学精准高效的适应性办学思想未成为职业院校办学“活的灵魂”,适应性办学基因尚需深植。人的适应性是根本适应性。一些职业院校教师对新产业、新技术、新职业的科学认识不足,实质性接触新产业、新技术、新职业的机会较少,将新产业、新技术、新职业标准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能力有限,加之企业实践经验少,参加各类培训机会少,职业院校教师的整体性适应能力有待提升。

三、新时代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策略

(一)“治理共同体”保障适应性——构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共同体,以“适应共同体”增进适应性办学能力与水平

从治理视角看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积极建构包括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在内的“适应共同体”,以“适应共同体”保障职业教育适应性提升。政府是“调控适应”主体,一是政府要制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专项政策”,加强对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短中长期规划,为各级各类职业院校适应性办学提供科学政策指导,并加强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在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合作的统筹协调。二是加强前沿性系统性数据信息发布。依据产业变化情况、企业需求以及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整合、系统、分类、准确、动态、常态发布产业、企业、职业人才需求信息,为职业院校精准化人才供给提供数据导航,提升人才培养的精准适应性。三是开展“专项评估与监督”,对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成效明显的职业院校以及对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作出突出贡献的行业企业给予多样化激励。四是制定职业教育适应性标准,将标准作为职业院校增强适应性的行动依据,为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增强适应性提供规范。通过政策调控、信息调控、评估与监督调控、标准调控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适应”职能,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提供政策支撑与有力保障。行业企业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协调适应”主体,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就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积极寻求与行业企业开展常态化、深度化“专项合作”,通过“专项合作”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方面的“协调适应”作用,促进行业企业为职业院校增强适应性提供信息支持、技术指导、专家咨询、资源共享等多样化服务,促进行业企业全过程深度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应充分发挥“自主适应”能动性,可在校内设立“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办公室”等类似的专门机构,制订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年度计划,并进行常态化评估、诊断、改进,以增强职业院校对适应性办学的重视程度,保证职业院校办学方向的适应性。

(二)“产教融合”增进精准适应性——以物理、事理、人理为中介建构新型产教关系,以产教融合带动办学模式系统性变革

产教融合是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最富效能的路径。针对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存在的表面化、形式化问题,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必须有实质性的内容[11],按照东方系统方法论WSR理论(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可以在产教两界活动的物理流、事件流、人员流和信息流(包括知识流)之间架设产教融合路径。物理是指涉及某系统项目/问题处理过程中人们面对的客观存在,是物质运动的规律总和;事理指涉及某系统项目或问题处理过程中人们面对的客观存在及其规律时介入的机理,这种定义体现一种人——物界面;人理指涉及某系统项目或问题处理过程中所有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过程,通过研究和理顺这种关系,促进人们按照可接受的事理去实现项目/问题的预定目标。产教融合落实到实践层面,职业院校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涉及的物质流主要是可共享共用的先进技术设施设备;涉及的事件流主要包括企业为职业院校学徒制招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开发、实践教学、实习实训等提供服务,职业院校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新技术研发、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训场地共享等服务;涉及的人员流主要包括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职业院校学生到企业实习,企业师傅、高技能人才担任职业院校兼职教师等;涉及的信息流主要包括产业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信息、产业行业企业新技术标准与规范信息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的物质流、人员流、信息流以事件流为依托,通过理顺人理,建构互利互惠的产教关系与校企关系,以关系为纽带,加强校企间物质流、信息流流动以及事件流深度合作。物质流、事件流、人员流、信息流的全面高效合作能够带动职业院校招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开发、教学实施、实习实训等办学模式的系统性变革,提高职业院校招生、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的精准适应性。

(三)“智改数转”赋能适应性——加强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重构职业教育新生态

促进职业教育智能化改造与数字化转型即“智改数转”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时代要求。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专访时提出“数字化是当前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重要契机,也是重构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的关键”。“智改数转”赋能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用好“数字化”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关键一招。一是由“工具理念”向“集成融合”理念转变,促进“智改数转”。《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1)》显示,2017-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27.2万亿增至45.5万亿,占GDP的比重从32.9%提升到39.8%,数字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数字职业与职业数字化以及智能化趋势,引领职业教育全领域深刻变革。职业院校要深刻认识数字化、智能化对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办学的关键性作用,转变数字技术、智能技术只是“辅助工具”的落后理念,树立数字化、智能化与教学、科研、管理、评价一体化集成融合的新理念,以“集成融合”引领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整体性、系统性提升职业院校“教科管评”一体数字化、智能化水平,重构职业院校新生态。二是加大经费投入,促成“智改数转”。各级政府以及职业院校应加大经费投入,开展虚拟仿真实训空间建设,多渠道筹措经费,通过校企联合共建新型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构数字化、智能化教育教学环境。三是充分运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与院校层面积极探索相结合,促进“智改数转”。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拥有大量的数字职业教育资源,包括专业与课程服务中心、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教材资源中心等,要提高对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资源的运用效率。院校层面依托院校特色专业、特色文化、特色地理环境以及教师团队优势,积极开展具有院校特色的数字化、智能化资源开发,建设具有院校特色的新型基础设施,形成职业院校“智改数转”品牌,以“智改数转”赋能构建职业院校新生态,提升职业院校适应性。

(四)“适应性思想”引领适应性——让科学精准高效的“适应性思想”成为职业院校办学“活的灵魂”,厚植“适应性”办学基因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需要以“适应性思想”为引领。从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伟大的抗战必须有伟大的抗战教育运动与之相配合,二者间的不配合现象亟应免除”到1952年邓小平在代中央起草关于教育部综合报告的批语中提出“教育计划要与国家经济建设计划密切配合”的意见,再到时任福州市委书记兼任闽江职业大学校长习近平提出“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理念,最后到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指导思想,“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始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职业教育发展的思想精髓。

2022年新修订施行的《职业教育法》将“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写入第一章总则中,“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成为职业院校办学的法定遵循与基本指导思想。职业院校应切实树立科学的“适应性思想”。一是坚决摒弃“被动适应”“消极适应”思想,树立“主动适应”“积极适应”的思想,在主动、积极适应新产业、新技术、新职业需求过程中找准院校创新发展的立足点,实现院校革新性发展。二是坚决摒弃“形式适应”“粗略适应”“机械适应”思想,形成追求“实质适应”“精准适应”“有机适应”的科学精准、高效适应的精神境界。新形势下,市场是检验职业教育发展成效的试金石,“形式适应”“粗略适应”“机械适应”只能增加职业院校无效办学成本,降低职业院校办学效率,“实质适应”“精准适应”“有机适应”使职业院校明确要“适应什么”,树立市场思维、数据思维、有机融合服务思维,实现有机适应新职业、新技术、新产业需求。三是坚决摒弃“独立适应”的封闭思想,树立“融通适应”思想。职业教育要在建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增强适应性,在与普通教育的融合中拓展生存之道。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应破除“封闭发展”思想,在招生、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实施、实习实训、职教高考等方面综合考虑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有效贯通以及职普教育融通问题,在“有效贯通”与“职普融通”中提升各层次职业院校办学质量。四是坚决摒弃“阶段适应”的狭隘思想,形成扎实的“适应文化”,厚植“适应性”办学基因。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是《职业教育法》的法律规定,职业院校要树牢“适应性”办学思维,形成“适应性”办学文化,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重要指示精神及相关论述为指导,让“适应性”成为职业院校办学“活的灵魂”,指导办学全过程,形成“适应性”办学行动自觉。

(五)“教师适应性”激活整体适应性——增强职业院校全员教师适应性,以师资适应性激活院校整体运营适应性

“人的适应性”是根本适应性,能够产生持久适应力,增强职业院校教师适应性有助于激活职业院校整体运行适应性。一是开展国家级、省级增强职业院校教师适应能力“专题培训”,充分发挥不同层次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的作用,开展高水平增强职业院校教师适应能力专题培训,开展体现区域产业特色、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教师适应能力培训,通过“专题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适应能力。二是保障“双师型”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化、常态化。企业实践是教师了解产业发展趋势、行业最新标准、企业用人标准、企业岗位技能要求以及企业规范的重要形式,“双师型”教师通过企业实践能够将所教专业与生产实践中的新趋势、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新设备相结合,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因此,要创新“双师型”教师企业实践形式,保障“双师型”教师企业实践锻炼的权利,提升“双师型”教师企业实践质量。三是加强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形成学校优秀教师与产业导师相结合的“双师”结构团队,开展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专项课题研究,结合院校实际情况,科学精准制订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规划方案。教学创新团队要积极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开发、模块化教学改革、实习实训实施等关键办学环节,以师资适应性激活职业院校整体运行适应性,以师资适应性带动职业院校适应性能力和水平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子季.优化类型定位,加快构建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12):5-11.

[2]安培.高职院校质量型扩招中的教育资源:重要性、差距与补充策略[ J].职教论坛,2021(7):13-19.

[3]安培.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思想溯源、实践变迁与推进策略[ J].职业技术教育,2022(7):6-13.

[4]张华,张燕,魏小华.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递进逻辑、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 J].职教论坛,2022(4):21-28.

[5]刘媛,李新发.类型教育背景下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行动策略[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35):64-75.

[6]李洪渠,石俊华,陶济东.协调共生: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认知维度与价值取向[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13):26-33.

[7]宋亚峰,潘海生.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会议综述[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34):92-96.

[8]曾天山,李杰豪.新《职业教育法》保障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16):16-22.



附件列表:
地址:山东省淄博新区联通路西首         邮编:255314
Copyright©2011 淄博职业学院-信息化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后台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