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3日至5月20日,在孙启友副院长带领下,王维兴、朱爱青、沈梅、王升勋、薛健、朱琳、焦雯等一行8人,对台湾中国科技大学、朝阳科技大学、修平科技大学、美和科技大学等四所高校进行考察学习。考察团听取了四校的情况介绍,参观了校园、社团活动中心、学生公寓、图书馆等,并在导师制的实施、学生社团的组织和管理以及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细致的座谈与交流,收获丰硕。
一、台湾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总体印象
台湾各高校学生管理组织机构健全、职责分工合理、考核方法具体明确;各高校都建立了一支专业化、专家化、稳定性强的学生事务管理队伍,从事学务管理工作的人员学历层次高,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台湾高校都十分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渠道,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团队合作的精神。
二、台湾高校学生管理的组织机构
台湾高校均设有学生事务处(简称学务处),具体负责学生事务工作。学务处一般下设生活辅导组、课外活动组、卫生保健组、服务学习组、学生发展中心,有的学校还设有住宿服务组、陆生服务组、进修服务组、体育中心等。此外,台湾的所有高校都设有军训室,军训教官由台湾“国防部”和“教育部”共同委派,军训教官具体负责学生在校内的军事训练并协助学务处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和服务。
(一)组织架构图
台湾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组织呈单一型,具有扁平型组织的特点,管理链条短,管理效率高。校一级设立学生事务处,下设若干个工作组,负责全校除课堂教学以外的所有日常事务,在院系一级没有对应的组织,学生事务处对上向分管的副校长负责,对下直接面对学生社团和学生个人开展工作,形成了一级管理,条状运行、务实高效的特点。
(二)各组工作职责
1. 生活辅导组的主要职责:1)学生生活辅导(品德教育、法治教育、交通安全教育、人权教育等);2)学生操行;3)奖助学金业务; 4)学生兵役;5)学生助学贷款;6)侨生、陆生与外籍生各项业务;7)学生住宿业务;8)赁居校外学生辅导;9)学杂费减免;10)学生工读;11)进修部学生辅导。
2. 课外活动组的主要职责:1)自治性学生团体暨社团运作辅导;2)承办校内大型活动(如校庆、毕业典礼等);3)承办学辅相关活动。
3. 卫生保健组的主要职责:1)疾病伤痛简易护理;2)卫生教育与活动;3)学生健康检查。
4. 服务学习组的主要职责:1)环境维护及营造友善校园;2)推动服务学习业务。
5. 学生发展中心的主要职责:1)导师业务;2)个别/团体辅导与咨商/心理测验;3)身心障碍辅导/资源教室;4)职业与就业辅导相关业务。
6. 军训室的主要职责:1)军训各项业务;2)协助辅导业务;3)校园安全。
三、台湾高校导师制的运行和实施
(一)“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实施
台湾高校秉承“教学且育人”的学生管理理念,“全员育人”的导师制验证了这一点。在台湾所有的高校里都未专门设立专职导师(辅导员)岗位,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全部由专任教师完成,除校长一人以外,其余的教师既要完成教学任务还要承担行政、学生管理等工作。以朝阳科技大学为例,学务处处长陈隆升在完成相应行政工作的同时,每周还有6课时的教学任务。这和台湾高校对教师的考核机制密切相关,他们对全体教师的考核主要从教学、研究和服务三个方面进行,满分100分。具体如下:
1.教学:三个选分项(30分、40分、50分),最低30分,最高50分,各教师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选择并同时接受所选分项的考核。考核的内容包括:教学质量、教学研习、学业指导、学生评价等。
2.研究:三个选分项(20分、30分、40分),最低20分,最高40分,各教师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选择并同时接受所选分项的考核。考核内容主要包括:主持课题、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等。
3.服务:二个选分项(30分、40分),最低30分,最高40分,各教师根据个人情况兼任学校的各种行政管理岗位,如:学务处处长、秘书、导师、系学生会指导教师、社团指导教师、协助招生等。选择后同时接受所选岗位的考核。
总评:通过(70分以上),待改进(60~69分),不通过(60分以下)。对于总评成绩在70分以下的老师,通常要给予训诫或予以辞退。(具体见附件)
在这种考核机制下,90%以上的教师选择导师岗位作为自己的服务考核选项,分别担任1-2个班级的导师工作。考核机制让“教书且育人”变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导师制也就真正实现了 “全员皆兵”、“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
(二)导师工作的内容和职责
在台湾高校里推行班级专任导师制度,导师统筹扮演学校与学生之间的联络、照护、执行等角色,包含学生课业辅导、生活辅导、注册追踪、活动参与、休退学把关、就业辅导、毕业流向调查、各项教育与校务政策推动等。
所考察的四所高校都是本科起点的高校。一、二年级导师以生活辅导为主,三年级导师以证照辅导为主,四年级导师以就业辅导为主;担任一年级的导师,要接受教务处主办的招生培训;担任三、四年级的导师要接受研发处主办的就业相关辅导培训。
与国内高校所不同的是,台湾高校的住宿学生较少,学生一般都在校外租房居住。导师不需要对学生的晚自习和夜间进行管理。但导师要在一个学期内到学生的校外租房处检查一次,以确保学生的校外住宿安全。
(三)导师的选聘和培训
在每学年开始前,各系依据导师工作执行现况提名适合人选,依学校《导师制度实施办法》召开“导师遴聘协调会议”,讨论并决议该学年导师聘任的相关事宜。以修平科技大学为例,根据该校《导师制度实施办法》,对考核成绩高于 80分以上的为绩优导师,学校予以的表彰;对考核成绩低于65分的被列为不适任导师人选。
同时,学校还非常重视对导师的培训工作,每学年举办一场“全校导师辅导工作研习会”,三场“全校导师专题讲座及座谈”、每学年举办两次“系主任导师交流座谈会”、每年办理“新生班导师研习\共识营”、校长不定期召开各年级导师交流座谈等。此类的工作座谈会、研讨会已成为导师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让导师在交流中互相取长补短,在座谈中释放工作压力,激发工作潜能。
(四)导师工作的考核
台湾高校对导师工作的考核是全面、具体而细致的,涵盖了学院、系和学生等三个层面的纵向考核;以及工作的执行、常规管理和学生的满意度等工作的横向考核。考核满分100分,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分别是:
1.导师工作执行情况(行政配合情况)占30%;
2.导师辅导成效(导师对学生的辅导成效以及学生对导师辅导的评价)占40%;
3.与学校及学务处的互动(学生处对导师的考评)占10%;
4.与系的互动(系主任对导师的考评)占20%。(具体考核见附件)
四、收获与启示
(一)“全员育人” 机制是导师制实施的前提
在台湾高校里,各班级导师全部由专任教师担任,他们不仅要教学、搞科研还要进行学生管理,教师忙碌但快乐者。其主要原因是建立了针对全体教师的富有激励效能的考核机制。导师工作是学校考核教师的重要指标,考核不合格则被辞退是他们的压力和动力所在。在这种机制的影响下,教师也潜移默化的形成了“教书且育人”是应当履行的工作职责。要实现台湾高校“全员育人”的导师制首先要从完善对教师的考核机制和健全相关制度做起,制度是保障,考核是手段,让“干与不干”与“干好干坏”真正有所区别。
(二)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导师制实施的基础
在台湾的高校里绝大部分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接待我们的四所高校的所有人员,都具有博士学历,导师队伍中海归博士也屡见不鲜。他们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在教书育人上具备“多面手”的能力,他们热爱学生,能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我们所接触到的每一名教师,他们身上所迸发出来的工作热情和激情让我们感叹不已。
和台湾高校相比,我院教师学历相对较低,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人员常常是“5+2,白加黑”,24小时待机,工作琐碎忙碌且看不到即刻显现的成果,工作的辛苦不言而喻,这也导致很多教师不愿意从事学生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因。以我院为例,第四次全员竞聘共设置专职导师岗位84人,目前我院实有专职导师31人,空岗53人,且在31名专职导师队伍中具有原始本科学历的不足10人。但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导师的工作水平、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综合素质能直接影响到学生。加强对导师的培训,培养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能吃苦、肯奉献、爱岗敬业的学生工作队伍显地尤为重要。
(三)对学生的“疏导”是教育的主要手段
对学生的管理要讲究人性化,学校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的同时要给他们提供合理的释放空间,管理的手段要“疏”而不是“堵”。朝阳科技大学人性化的图书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图书馆内专设一层可供学生观看光碟、电视、上网的休闲区。学生可以自己单独看,还可以申请在小房间里集体观看,房间里甚至还备有可以躺着观看的小靠垫等设施;而学生仅需到服务台提前预约,便可以免费在这里享受快乐的试听时光。在台湾每所高校里都设立多个固定的抽烟区,以致在校园里极少看见抽烟的学生。这些方法是我们今后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过程中有着实质性的借鉴作用。
(四)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教育的根本
台湾高校十分重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通常依据学生的需要来决定工作方向和服务内容,包括学校的校务委员会在内的各委员会中均有一定比例的学生代表参加,学生的意见、建议和需求也能很快地得到答复和反馈。广开言路、拓宽沟通渠道,多倾听基层和学生的声音,对有针对性的做好学生工作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附件:1. 美和科技大学专任教师评鉴表
2. 导师工作考核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