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用户:【访客    身份:【来宾】  【登录】  网站首页     

高等职业院校行业英语(EOP)教学定位的思考与研究




摘要:高职公共英语教学面临压缩课时和去英语化的双重危机。笔者分析了当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教学现状,提出了在高职院校开展专门用途英语(ESP),尤其是要开展与岗位和职业相关的行业英语(EOP)课程的建设思路。提出了高职院校进行行业英语教学(EOP)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英语;专门用途英语;行业英语;途径
1.引言
2002年胡壮麟教授曾预言:“英语教学一条龙的最终目标是使高中毕业生达到现在大学英语四级水平至六级的水平。那么,这就产生若干年后大学英语是否继续存在的问题。”十几年过去了,我们看到却是预言变成现实。综合类的本科院校正在压缩大学英语学分,由鼎盛时期的16—20学分压缩现在的8—12学分。高等职业院校更甚,由鼎盛时期的8—12个学分压缩呈现在的4—8个学分,更有少数高职院校取消英语课程。
2000年,教育部高教司颁布《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指出: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经过180-220学时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2009年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类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指出“高职英语课程是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业务的能力”。
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走到今天出现生存危机,不能单纯将其原因归咎到某一个点上,因为这不是某一个环节的问题。但笔者认为,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定位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近些年来,高等职业院校的英语在以上两个文件指导下,基本能实现高职英语应“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等目的和目标,但两个文件更明确指出:“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和“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业务的能力”,这才是高职院校英语课程的核心定位。而高职英语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个定位或这个目标。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历届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始终把大学教学定位在通用英语。我们认为该是回归大学英语教学本位的时候了”(蔡基刚教授,2014)。我们也呼吁,高职英语也应回归其本应该的教学定位上的时候了。
2.当前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现状和生存危机
2.1高职英语课还在重复“昨天的故事”
2011年底,笔者主持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高等职业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实践研究”,对山东省10家高等职业院校(包括4所国家示范校)近2000名大三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认为英语很重要的占到87.7%,认为经过2学年的学习外语能力有很大提高的仅占到9.6%,有一定提高的为43.6%,没有提高占27.6%,没有提高反而下降占到19.2%。
教研活动中英语老师生动地总结高职英语课堂现状,1/3的学生听课,1/3的学生玩手机、看其他书籍,1/3的学生在睡觉;当前外语教学环境越来越好、学习资源越来越多、师资水平越来越高,学生为什么还对高职英语教学现状不满2012年以来,笔者所在单位也曾经进行高职英语分类分层教学改革,取得一定的实效,但从调查的教学效果仍不尽如人意,A层次班满意率为76.4%,B层次班满意率却为52.4%。学生依然认为课堂上学不到东西,认为有的内容只是高中阶段学习内容的重复。高职英语课堂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现象较为普遍。
高职院校一般开设60—130学时,继续给学生打基础,是否可行?打基础的理由还是存在的,因为英语可以一直学下去,因为我国这么大,大学生基础薄弱的人永远存在(蔡基刚,2012)。但是打基础确实还没有很好地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岗位英语应用能力,能安慰英语老师的可能仅剩下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考试通过率。
2.2部分高职院校的英语老师对高职英语是人文素养课的定位理解有待改进
大学之所以大学,就是因为她站的比社会高,她能遇见未来的需求,她的使命是引导和塑造学生的需求,大学不是社会培训机构(蔡基刚,201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对大学生专门提出了“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要求,所以素养应该包括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高职英语如果仅仅定位于人文素养这一个定位是有失偏颇的。高职英语教师要想在专业课程和课程位置夹缝中突出重围,立于不败之地,仅靠占据人文素养这个定位是远远不够的;大学语文、社会沟通技巧、大学体育和思想政治等课程也在“誓死力争、虎视眈眈”抢占人文素养课的位置。
高职英语课程应该在“纲要”的指导下,紧紧抓住高职英语既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更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个核心。实施途径就是向专门用途英语(ESP)特别是行业英语(EOP)转型,充分了解高职院校学生英语需求,培养他们提高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业务的能力和国际交往能力。
2.3转型与转岗,我的地盘我做主
当前社会去外语化特别是去英语化思维已经影响到高校大学英语和高职英语地位,课时和学分均在减少“公共外语教师即将成为无外语语言课程可教的过剩老师”(冯燕,2010)。英语是否重要也不是本文研讨的内容。但能说明的是,英语在高校只是一门课程,有用就留,没用就删。
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英语教师面临转型和转岗的选择。转岗不再赘述。选择转型就呼吁老师选择EOP研究方向,改变原先高职英语教学与科研两张皮的现状,将个人选择的EOP研究方向和个人科研方向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教学、科研的有效统一。
3.通识英语(EGP)和专门用途英语(ESP)
根据Hutchinson和Waters(1987)观点,英语作为外语教学有两大类内容,一类是通用英语(EGP),即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通用英语是一种兼顾提高英语基础和应对考试但无具体目的的英语教学;另一类是专门用途英语(EAP),即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目的为大学生用英语从事自己的专业学习和岗位工作提供语言和能力支撑的(蔡基刚教授,2013)。专门用途英语又可细分行业英语(有称职场英语)(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s,简称EOP)和学术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简称EAP)。EOP和EAP既有联系又有区别,EOP是为学生提供与职业、岗位相关的课程,更注重与职业与岗位的结合和用英语处理与职业相关业务的教学方法;EAP最早是英美国家为“国际留学生提供的进入专业学习的英语强化课程,目的是帮助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和从事研究活动”(Jordan,1997)。因此我们认为高职院校英语的教学定位应该是职场英语(EOP)。
此外,笔者需要说明的是:专门用途英语(ESP)不是专业英语(SBE)。ESP is an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 which is based on learner need.(Tom Hutchinson and Alan Waters,1987.)。ESP是一种基于学习者需求的语言学习方法。侧重于学习者因某种需求(如检索英文资料,听学术报告或者工作场所、岗位)而需要的英文交流能力,内容浅显。专业英语(subject-based English,简称SBE)是一种偏向知识和内容双语课程,侧重于用英语讲专业课和知识的系统性。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应探索行业英语(EOP)之路来应对高职院校英语的生存危机。
4.高职院校探索行业英语(EOP)的途径
4.1成立EOP研究中心,进行实地调研和需求分析
国内对专门用途英语(ESP)的研究已经如火如荼,本科院校对学术英语(EAP)的研究和探索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对行业英语(EOP)的研究几乎还是空白,因为这应该是高职院校英语老师的职责。
高等职业院校应该成立专门的EOP研究中心,组建专门的团队精心设计问卷调查,以学习者需求为核心,对英语学习者进行实地调研和需求分析。条件和经费允许的情况下,借助网络调查或第三方调查的方法,分别对专业学生、专业系(院)负责人、专业系(院)教师和高职英语教师进行调研和分析,依据分析数据,设计和开发适合本院校发展的行业英语(EOP)课程。
EOP研究中心团队成员一开始运行就要“高大上”,既要有高职英语老师,也要有专业系(院)老师,更要有出国留学背景的老师和社会企业人员。中心的负责人也要有学校分管教学的主要领导担任。这样可以将最新研究成果以最快的方式进行试点改革,反哺给有需求的学习者。
4.2实施行动研究,推动实现自上而下的改革
实施高职英语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作,探索行业英语(EOP)教学,进行一个创新实践会遇到方方面面的阻力,让高职英语老师自己“革命”,似乎难度也很大。台湾成功大学(以下简称“成大”)就前瞻性的成立“ESP成鹰计划”项目,先设计后实施,自上而下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取得了实效。
高职院校也效仿成大的“ESP成鹰计划”项目,通过课题立项、专项资金支持等形式进行行动研究,以学习者需求为核心,以顶层设计为框架,边研究边实践边改进,实现行业英语(EOP)教学自上而下的改革。
4.3搭建平台,进行高职行业英语师资培训
高职英语教师是行业英语(EOP)教学改革的关键。当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水平层次不齐,无论是理念还是教学方法急需要提高;其在读大学的课程也是从英语教育、英美文学、跨文化交际等,讲述“通用英语”内容已成习惯;因此培养专业的高职EOP教学团队也需亟待解决。
搭建平台,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到校培训专门用途英语,引进国外尤其是职业院校EOP专家来校任教;组织老师积极参加境内外ESP、EOP专家讲座,尤其是参加亚洲国家如韩国、日本、新加坡或者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技专院校组织的讲座和研讨会。
还需值得一提的是,为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还需在减少教学工作量评优树先等方面给予相应保障。
4.4创造条件,引入英语类国际职业资格证照
当前国内有较多类型的英语类等级证书,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也不少,其实用性和目的性在此不做评论;但必须承认的是,职业性不强。职业性是职业院校的特色之一,如果盲目的引导学生参加以应试为主的英语类等级证书考试,学生考出来后证书不能用于提高学生岗位实践和与岗位相关文字处理能力,显然是不合适的。
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开发适合学生岗位特点的职业英语等级证书。前期也可先引入国际认可度较高的国际职业英语等级证书,如“托业桥(TOEIC Bridge)”等。这样既可以衡量教学效果,又能满足学生就业或从事岗位工作需要。
4.5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编写适合自己院校发展的有前瞻性的教学资料
高职院校EOP教学能否顺利推行,教学资料的建设也非常重要。因为期待所有的高职英语老师能成为EOP专家是不现实的。教学资料或教材是指导EOP教学的方法手册和依据,因此EOP研究中心一开始就要组建团队,针对学生学习需求,编写教学资料。试点教学资料也作为老师科研方向,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逐步提升教学材料高度和前瞻性;随后开发和出版教材,满足学生需求,引领学生进步。
参考文献:
[1]Tom Hutchinson and Alan Waters,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learning-centred approach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2]Brian Partridge and Sue Starfield, The Handbook of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2013 John Wiley & Sons, Inc. Published 2013 by John Wiley & Sons,Inc,2013.
[3]Anthony,L.Productsprocesses and practitioners:A critical look at the importance of specificity in ESP[J],Taiwan International ESP Journal 2011(3) 1-17,2011.
[4]KaoS.M.Multi-culture on campus:An example from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J].English Career:Special Edition on EAP.2012,71-75.
[5]Kilickay.F.World English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 and applied linguistics[J].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Journal,2009,(3),35-38
[6]胡壮麟.对中国英语教育的若干思考[J],外语研究,2002,(3):2-7.
[7]冯燕.去外语化:重点大学公共外语教师发展的必然选择[J].大学教学科学,2010,(3):67-71.
[8]王守仁.关于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a(1):1-4
[9]蔡基刚.误解与偏见:阻碍我国大学ESP 教学发展的关键[J].外语教学,2013(1):56-60
[10]蔡基刚.一个具有颠覆性的外语教学理念和方法—学术英语与大学英语差异研究[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4(2):1-4
[11]蔡基刚.国家战略视角下的我国外语教育政策调整-大学英语教学:向右还是向左? [J].外语教学,2014(3):1-5.
[12]束定芳.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和定位[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1):137-143.
[13]倪宇红.高职院校英语教学EOP 转向及其影响因素探究[J].外语界,2013(4):1-6.
[14]余小川.职业英语课程设计的几个关键问题探讨[J].外国语文,2011(4):1-5.

附件列表:
地址:山东省淄博新区联通路西首         邮编:255314
Copyright©2011 淄博职业学院-信息化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后台登陆